从A股被打入新三板 这家酒店到底经历了什么

新闻来源:宏辉智通 发布日期:2017-07-10 浏览次数:2225

  任性撕逼导致卖壳计划破产。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失血,以及大小股东围绕卖壳的博弈失控,新都酒店坠入深渊。

 

 

  上市23年的新都酒店走完了在A股的最后一程,变身成一家新三板公司。

  7月7日,新都退(000033.SZ)发布公告称,公司股票已被深圳证券交易所摘牌,将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进行股份转让。

  新都酒店全称深圳新都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以单体酒店经营起家,位置紧邻深圳火车站和罗湖口岸,外形像一个帆船,寓意扬帆远航,是改革开放前十几年热血青年们在深圳的第一个落脚点。1994年新都酒店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时至今天,新都酒店仍是深圳唯一一家上市酒店企业。

  上市数年后,新都酒店并未借助资本力量实现腾飞,反而陷入经营困境,业绩一路下滑。2001年,新都酒店因连续亏损被戴上ST帽子。一年后,公司净利润反转成功摘帽成功。

  此后,新都酒店公布的业绩常年“隔两年亏损一次”的节奏。据Wind数据显示,2006年、2009年、2012年新都酒店分别大幅亏损1.38亿元、2200万元、2500万元,而期间年份则每年小幅盈利百万元。

  “小赚2年巨亏1年”,这样的节奏显然是为了保证不被退市。具体手段上,新都酒店“巧妙”的运用会计科目操作,“踩点式”坏账计提,模糊化的收入确认,并通过放高利贷、违规担保等手段勉强维持盈利。如2011年,新都酒店董事会表决通过,利用闲置资金借款给其他公司使用,月息不低于1.5%,粗略算了一下年利率接近20%。在长达十几年时间里,上述操作屡试不爽,新都酒店也被股民称为“不死鸟”。

  但长期的失血,终究不能靠粉饰来掩盖。2013年,新都酒店被负责年报财务审计的会计行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2014年的年报,再次被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新都酒店戴上*ST的帽子。2015年5月,新都酒店被深交所暂停上市。

  彼时,新都酒店净资产仅剩900万元,每股净资产仅5分钱,而每股股价仍高达7元。这其中,“壳资源”是新都酒店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新都酒店多年来“报表”上的努力也正是为此。出于对壳资源的看重,多方资本蜂拥而入,期待通过卖壳大赚一笔。

  一开始,剧本确实按照这条路发展,新都酒店曾在2015年被暂停上市前,公布对外公布重组预案,拟向北京华图宏阳教育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全体股东发行股份,收购其持有的华图宏阳100%股权,交易标的预估值为26.5亿元。重组公告发布之后,新都酒店股价连拉15个一字涨停板。

  然而,在卖壳的路上,多方资本和大股东瀚明投资由于利益分配不均,产生分歧。双方上演激励的争夺,多方资本联合逼宫,大股东瀚明投资则用各种手段破坏资本主导的自救方案。资本方之一、新都酒店第三大股东长城汇理的掌门人宋晓明曾对外揭示背后的复杂斗争,“新都背后的资本故事,远比你们想象得复杂,也远比你们想象得精彩。投资者表面看到的现象,很可能是假的;而投资者不敢相信的事实,往往又是真的”。

  最终任性撕逼导致卖壳计划破产。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失血,以及大小股东围绕卖壳的博弈失控,新都酒店坠入深渊。

  2017年4月25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调整2015年度非经常性损益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函》,将新都酒店2015年度营业收入一笔高尔夫场管租赁收入,从经常性损益事项调整为非经常性损益。该调整使新都酒店连续3年扣非净利润为负,根据深交所规定新都酒店股票将终止上市。

  截至7月7日,新都酒店被退市时还有2万多名股东,这两万多名股东大多在新都酒店每股5-7元时入场。此时新都酒店历经退市整理期17个一字跌停板,已跌至1元股,2万多股东几乎全部被埋。

  有分析指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是目前退市制度的一个短板。就*ST新都的退市安排来说,退市整理期过后,退出A股市场转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进行挂牌转让,至于投资者的损失,也就只能由投资者自己来承担。